资讯中心

资讯中心

Information center
当前位置:首页 >> 资讯中心

2024年6月投资者月报

作者:李攀 时间:2024年07月06日 浏览量:193 次

2024年6月,香港股市较为波动,恒生指数全月下跌2%,收报17718点,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0.95%,收报6331点。美国方面,标普500全月上涨3.47%,收报5460点,纳斯达克指数全月上涨5.96%,收报17732点。

经季节调整后,6月香港PMI跌至48.2,连跌3个月,创1年9个月以来最低,并连续两个月低于50,处于收缩水平,反映营商环境进一步转差。国内方面,制造业PMI为49.5%,与上月持平,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;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.5%,比上月下降0.6个百分点,高于临界点,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。美国6月服务业PMI较上月的53.8%下跌5个百分点,至48.8%,这是过去三个月来第二次出现收缩;服务业ISM降至48.5,由于商业活动萎缩创下四年来最快萎缩速度。

投资方面,平衡策略基金本月表现平稳,基金净值与上月表现变化不大。现时平衡策略中,约一半左右的仓位投资港股市场,这部分市场我们采用量化高股息策略进行操作,而大约40%的仓位投资美股,我们主要是选择一些成长性较好的目标,目标通过企业基本面的不断增强而获得股价不断上涨的机会,但这部分的整体回报可能不会马上体现,今年的整体收益比较波动,但我们相信这部分的资产会带来超额的收益,投资人需要耐心等待。

本月我们成功发行了一支量化高股息OFC子基金,该基金主要投资香港资本市场的高股息个股,并采用基本面加量化的策略,聚焦国企以及央企等上市公司,一方面不断获得这些优秀龙头企业的股息,一方面还有资本增值的增长,基金不以获得高额收益为目标,我们主打的策略是稳健收益,基金一年的费后目标收益率在8%~10%。本月该基金运作良好,现时不到一个月的收益率为1.7%,而同期恒生指数为-2.1%,基金跑赢指数已经超过3%,取得开门红,延续了高股息策略的稳健风格。

市场方面,本月我和合伙人一起到韩国进行路演,收获良多。我本人其实是第一次到韩国首尔,过去我对韩国没有特别的认识,觉得它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,没有什么吸引力。但这次韩国之行,让我对韩国的认识有很大的改观。韩国的金融业十分发达,养老金制度亦十分发达,韩国的养老金细分到很多的行业,比如教师基金会、警詧基金会、军队基金会、消防基金会等,这些资金,是为了满足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养老之需,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。比如我们这次对接的基金会规模已经达到了600~700亿美金的规模,其他基金会的规模也都不小,这些基金会在寻找稳健的投资产品,而我们的投资风格跟他们的投资目标刚好吻合,经过前期的多轮沟通和准备,才有了我们这次的韩国之行。基金会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尽调十分严格且繁琐,所以我们还需要过五关、斩六将才能成事,但我们本次的路演效果非常好,且我们在过往的业绩,特别是近两年的业绩得到了他们充分的认可,对于未来的增量资金,我和团队都十分有信心。

讲到这里,我们可能引入一个经常会被投资人问及的话题,就是香港是不是外资都跑了,跑了是不是不会回来了。我的结论是,现时外资对香港的参与度是非常低的,这个从现时每日交易量中港股通的占比就可以知道,所以,现时外资对于中国特别是中国香港的配置是非常低的,基本没有参与度,但我认为这是周期性问题,而不是趋势性问题。中国在经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最大的改革阵痛期。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开始,到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三条红线,对互联网、教育、医疗行业的打击,中国经济已经持续了4年左右的下行周期。我认为中国虽然经历经济的下行周期,但未来依然有很好的前景。中国的经济正在转型,最新数据显示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GDP的增量已经基本与房地产销售持平,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韩国早期是造船大国,世界上大部分的造船订单都被韩国垄断,但这些产业,现时都已经转移至中国。中国的太阳能产业链现时是全世界第一,虽然仍然供应过剩。中国的芯片产业,虽然与美国还有比较大的差距,但中低端的芯片产业,中国已经在世界占据主导位置。所以,我认为我们不要总是阴谋论,总觉得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,中国已经没有了继续发展的机会。我们明显看到韩国资金现时对中国市场的逐步配置,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的低估性,全球资产都在不断创新高,而中国资产现时在底部区域,遇到危机,我们总是说这次不一样,但其实每次都一样,这都是周期,中国也需要经历这种周期。       

而就全世界而言,首先,未来的格局是中国和美国的格局。高科技产业,中国距离美国的确有较大的差距,所以成长类高科技公司,我们首选美国。而中国,一方面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端制造,一方面是稳健增长、以收息为主的高股息公司。至于低端制造,毫无疑问在向东南亚转型,而这部分资产,不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,我们也不会去投资。这样梳理下来,整个脉络就非常清晰了。       

就对基金管理业务的认知而言,经过十八年多的职业生涯,我有了与之前不同的理解。有时,我们做一个产品,能做到全世界最好固然好,但即使不能做到最好,只要做出最适合客户需求的产品,这也是很好的。资产管理业务也是一样,从客户需求出发,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,做好投资者的预期管理,充分揭示风险,一样可以获得成功,这也是我们现时所追求的目标。  

      

大道资本(香港)有限公司

创始人&总裁李攀

2024年7月4日于香港数码港